鉞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鉞和斧兩者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外觀上都是比較相似的,在傳統(tǒng)的十八般兵器里面,撫月是屬于并列的位置,但是他們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斧作為人類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和武器,自然出現的時間是要比鉞更早的,而且在早期的一些人類的遺址當中,比如齊家文化遺址就出現過紅通斧,進入到青銅時代以后各個地方都出現過由青銅制造的斧類工具或者說武器,有歷史記載,最早使用青銅斧的人群是居住在西北一帶的居民,在新疆和甘肅都出現過,在青銅斧出現以后,逐漸的傳播到了中國各地,先是由西北地區(qū)傳到了北方,然后又從北方傳到了南方。
雖然西北地區(qū)最早使用青銅斧,但是現在最早作為武器使用的青銅斧出現于二里頭遺址,從照片當中可以看得出這款斧頭的外形窄長,刃部成舌形,能夠看得出斧頭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以及作為武器方面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武器當中也是屬于比較常見的,用起來也有很高的實操性,單從實用性上面來講,輔的實用性要比鉞的實用性更高。
為了能夠明確的區(qū)分符合鉞和斧,部分學者曾經嘗試提出一個非常具體的標準,例如刀刃部分弧線圓心角大于100度的是鉞,小于90度的是斧,而另外一個學者則認為健身長度比或刃身長度比大于0.6的是鉞,小于0.6的是斧,其實文物以物理化學之類的自然科學是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后者定義的標準是在于數據,而前者定義的標準是在于個人喜好以及所謂的約定俗成,其實要想要確定一個完整的標準,主要是為了方便統(tǒng)計其他也沒有任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