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個才子詩人,雖然學習不好,科舉考試從來沒有考上,但是這個人寫詩寫得好,而且特別會來事兒,他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一個成語叫作“八面玲瓏”。
“夜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首詩的作者叫作盧綸,著名的范陽盧氏大歷十才子之一。盧綸是山西人,他生活在中晚唐時期,祖籍是河北涿州,但是到他這兒的時候家道中落了,再加上他的父親去世的比較早,小時候,寄居在自己的舅舅家中,而且年幼的時候?qū)W習差,科舉考試考了幾回都沒有考上,自己家庭條件差,學習又不好,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成才都是很難的,但是盧綸有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社交廣泛,他的朋友圈好友隨便一個人,不是權(quán)貴大臣就是封疆大吏。
后來,他在終南山隱居了一段時間,唐代宗即位后,盧綸再次來到京城考試,他看走科舉這條路無望,就開始經(jīng)營自己的人脈,他的朋友圈既有封疆大吏,也有高官文人,其中有兩個重量級的人物,一位是宰相元載,在元載的推薦下,盧綸未中舉的情況下,直接入朝。另一位是尚書右丞王維弟弟,王縉推薦盧綸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教書郎,后來升任監(jiān)察御史,能夠得到兩任宰相的推薦,可見盧綸交際能力之強。
在大歷十才子之一當中,盧綸的人緣是最好的,和宰相元載,包括王維的弟弟王縉都成為了好朋友,他曾經(jīng)寫過一句詩,“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這句詩,它本來意思說的是房子采光比較好,四面八方都是透亮的,但是后來,成語延伸到說一個人處事圓滑,面面俱到,叫八面玲瓏。所以八面玲瓏,形容盧綸本人是非常貼切的。他跟元載,王縉關(guān)系特別的好,由于跟他們走得近,后來王縉,元載被貶的時候,盧倫也被牽連,投入了大牢。
朱泚之亂過后,咸寧王渾瑊出鎮(zhèn)河中,盧綸又被重新啟用了,提拔盧綸為元帥府判官。這也是盧綸邊塞生活的開始,在軍營中,盧綸看到的了,雄渾肅穆的邊塞景象,接觸到了,粗獷豪邁的將士,所以在盧倫的作品中,又寫了很多邊塞詩。
《塞下曲》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這首詩講的也是一個故事,說漢朝當年有個將軍在邊關(guān)作戰(zhàn),有一次晚上行軍的過程中突然發(fā)現(xiàn)草叢里有一只老虎,當時張弓一箭射去,這老虎就被射死了,但是士兵過去檢查后發(fā)現(xiàn)這哪是老虎,這是一只長得像老虎的石頭。
《塞下曲》共六首,分別寫發(fā)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贊美之意。
詩歌注重含蓄,意在言外,看到箭入石的描寫會聯(lián)想,如果真的射中老虎會是怎樣的場景,根據(jù)這些筆墨,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短短20個字,把這個歷史典故,講的是非常的清楚,成為了一個經(jīng)典。
盧綸,少年貧困,中年坎坷,晚年駐守邊塞,一輩子過得也確實很不容易。
但是想想,他本來沒有中科舉,以詩交友,短暫為官,而且在晚年,能在邊疆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也是非常不錯的一個歸宿。
公元798年,一代詩人盧綸去世了,留下詩文傳承至今。
親愛的讀者們,關(guān)于這篇文章,您怎么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您的支持是我寫文的動力,如果喜歡此種類型的故事,請關(guān)注我,下一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