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有個令人唏噓的朝代,它享國155年,歷經(jīng)15位皇帝,其中卻有14位皇帝都是吃閑飯的昏庸之君。
如此無能的朝代,要說它沒有存在的必要,它又是歷史上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朝代,因為它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是個不可或缺的過渡時期,它便是晉朝。
高開低走,只有一個皇帝勉強有才
晉朝于266年建立,司馬家謀劃了三代,從司馬懿到司馬炎,才從曹家手里奪過政權(quán),滅了孫吳,建立了晉朝,再次統(tǒng)一了天下。
司馬炎建國后,雄心大志,誓要重振漢室繁榮。于是他大興改革,發(fā)展經(jīng)濟,嚴格法制,帶頭節(jié)儉。
在司馬炎的努力下,晉朝人口數(shù)量恢復(fù),經(jīng)濟逐漸復(fù)蘇,社會慢慢呈現(xiàn)出繁榮的景象。
但司馬炎也像其他朝代的君王一樣,國家發(fā)展好了幾年,就開始驕傲自滿,樂于享受,懈怠政事,大封諸王,完全忘了漢武帝當(dāng)年為了加強皇權(quán),是如何削弱宗室藩王的權(quán)力的。
宗室的權(quán)力一大,就開始起反叛之心,人人都想去坐皇位,嘗嘗當(dāng)皇帝是什么感覺。
于是司馬家開始內(nèi)亂,一家人打一家人,這一打,就是十六年。
290年,司馬炎病逝,他的嫡次子司馬衷繼位,史稱晉惠帝。
司馬衷這人腦子不太好使,無法理政,但由于司馬炎嫡長子早逝,根據(jù)世家大族的繼承觀,儲君之位便落到了司馬衷頭上。
走上下坡路,一發(fā)不可收拾
好在司馬衷有個聰明強悍的皇后賈南風(fēng),能時刻幫襯著司馬衷。
但司馬衷實在太弱,想爭權(quán)力的賈南風(fēng),竟然謀害了輔政大臣楊駿一家,自己執(zhí)掌晉朝大權(quán)。而司馬衷全然不知朝中婦人掌權(quán),有什么危害,只知道玩樂。
有回鬧饑荒,老百姓餓死了很多,當(dāng)大臣來向司馬衷稟報民間慘況,百姓只能吃觀音土和樹根時,司馬衷不解地問:“他們沒有飯吃,為什么不吃肉呢?”大臣一聽,明白這個皇帝沒救了。
后來八王之亂嚴重時,司馬衷被囚禁至死,他的異母弟司馬熾登基。司馬熾雖有才,早年還是鎮(zhèn)北大將軍,可是賈南風(fēng)埋下的因,影響深遠。
皇室內(nèi)斗嚴重,胡人也蠢蠢欲動反抗?jié)h人,連漢昭武帝劉聰都趁勢進攻洛陽,最終司馬熾不敵劉聰被殺。
晉愍帝司馬鄴繼位后,依然在收拾前面的爛攤子。他繼位后快速收拾軍力聯(lián)合幽州、并州、鮮卑等多部力量對抗前趙。
但晉朝人心早散了,根本不敵前趙。司馬鄴被打得彈盡糧絕,被迫投降,年僅十八歲就被劉聰殺了。
瑯琊王司馬睿,繼承皇位后,得到宗室和門閥大家的支持。用心經(jīng)營了一番,東晉在江左立足,可惜前面幾個皇帝留下的爛攤子并沒有收拾完。
司馬睿登基后,重點還是在打仗上。并且由于司馬睿重用宰相王導(dǎo),大權(quán)旁落,最終憂憤而死。
司馬睿的長子司馬紹,其實有些頭腦,吸取父親失敗的經(jīng)驗,制衡權(quán)臣和世家,讓東晉稍微安穩(wěn)了幾年。
司馬睿不怕王導(dǎo)專權(quán),反而重用他,保持了江東各氏族間的和諧發(fā)展,可惜有一點點才華的人,都英年早逝,他還來不及發(fā)憤圖強,就病逝了。
司馬紹死后,長子司馬衍繼位,因年幼,其母掌權(quán),結(jié)果還未來得及嘗一嘗權(quán)力的滋味,就于21歲早逝。
他的同母弟司馬岳登基后,也同他一樣,沒有任何作為,就于22歲離世。
之后的晉穆帝司馬聃更夸張,2歲繼位,連政事都沒碰過就在18歲駕崩了。此時司馬衍的長子司馬丕也長大了,于是登基繼位。
但他似乎被前幾任皇帝的短命嚇到了,一心只想求仙問道,煉丹吃藥,吃到24歲時,終于把自己給毒死了。
接著皇位落到司馬衍的次子司馬奕手中,司馬奕繼位前是大將軍、東海王,但是他也不擅朝政,且他繼位時,朝中大權(quán)都在外戚桓溫手中。即便司馬奕再怎么小心翼翼,還是被桓溫所廢。
后來的司馬昱和司馬曜,全都是桓溫手中的棋子,直到桓溫去世,司馬曜才在軍事上做了點成績出來。
但有政績不代表他有德有才,司馬曜35歲時,因?qū)櫺艐邋坪髴蜓裕C囊地被嬪妃用被子捂死了。
司馬曜的長子司馬德宗上位后,晉朝國內(nèi)已是一片混亂,國勢衰敗,不久就被集軍政大權(quán)于一身的相國劉裕篡了權(quán),并殺死。
他的弟弟司馬德文被推上皇位后,成了劉裕的傀儡,僅在位一年就被迫禪位于劉裕,然后被殺。
晉朝的皇帝就如走馬燈,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沒人再有司馬炎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