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這些歷史留下的最好的財富,就是眾多文物古跡,今天筆者就將要繼續(xù)帶領大家,走進中國考古發(fā)現的最新現場,見證中國歷史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中國古人為何推崇厚葬
很多人可能會問,中國古人為何推崇厚葬,為何要把那么多的寶藏,埋藏在地下,其實這是人類的一個傳統(tǒng),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另外一個古代文明埃及,埃及對于陵墓的修建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很多人無法想象的繁復和宏偉,就這一點來說,大家都是相同的。
中國到了漢代,因為儒家的興盛,厚葬也因此成為兒女盡孝的一種體現,是道德準則,別說厚葬了就算是大臣也必須守孝三年,這在古代也是人們一直遵守的制度,給中國厚葬制度以沖擊的還是佛教,因為佛教來自印度,印度人采取的火葬沖擊了傳統(tǒng)的厚葬習俗,當然中國不論怎么變,儒家早就根深蒂固,相比于中國,佛教的思想對鄰國日本影響較大,因為日本民間儒家?guī)缀鯖]有影響,而神道教和佛教思想才是主流,所以文化對于人們思維觀念的影響,可想而知。
寶藏和主墓室分開
不過墓主人雖然在死后享受了厚葬的待遇,但是并不代表今后能夠高枕無憂,大量的財富還是會引起很多盜墓賊的興趣,特別是對于那些王侯將相,莫過于如此。從古至今,一些帝王想盡了方法,來防止盜墓,有在墓室中設置機關的,也有在墓室中貼告示讓盜墓賊不要進入,并自稱此地無銀三百兩的,還有在墓室里放假人嚇盜墓賊的。
但是大多數方法,其實效果十分的微弱,作為盜墓賊,該偷盜的還是要偷盜,意義不大,不過也有另辟蹊徑的。1974年河北平山縣三汲村因為農民平整土地,意外的挖出了中山國墓葬,這是戰(zhàn)國的諸侯王墓葬,但是考古專家們趕到后卻發(fā)現墓室早就已經被盜,失望而歸,但是不久后,卻又有民工挖到新墓的消息,結果考古家來到現場,發(fā)現這并不是什么新墓,而是墓主人為何防止盜墓賊,把寶藏和主墓室分開,單獨挖了一個寶藏庫存儲,這個方法騙過了盜墓賊幾千年。
傳世國寶因此幸免于難
不得不說,正是因為這樣的方法,眾多的傳世國寶得以幸免于難,其中最為有名的還要屬四個青銅神獸,這四個神獸各自朝向東南西北,背后有翅膀,看起來像是一只飛起來的老虎,而神獸通體是青銅氧化后的黑色,但是上面卻采用了古代精致的錯金銀工藝,顯得整個神獸的色彩樸素但是不失活潑。
這應該是中山國最為著名的青銅器國寶,很多專家都對這件寶貝感到疑惑,因為這件文物的用途,以及文物所塑造的到底是什么東西,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這不得不說成為中山王國墓葬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亮點,因為在此前,都沒有這種樣式的神獸出土。
出土神獸身份卻成謎
雖然眾多國寶保存完好無損讓人高興,但是出土神獸身份卻成謎團,有專家指出,這件文物應該就是飛廉。這是一種漢代以及之前一直盛行的會飛長翅膀的神獸,是上古神話中的風神,不過飛廉和這個神獸似是而非,并不相像,還有學者認為,神獸應該就是古代的辟邪,雖然墓葬中放置辟邪很有可能,但是似乎也不像。
還有人表示,中山國起源于北方草原民族,這應該不是中原地區(qū)的神獸,而是草原一帶帶來的圖騰,更有人認為,在中亞,埃及,也有很多長翅膀的神獸出現,這或許就是這個神獸的起源。
不過筆者覺得,這個神獸應該是源自中國的,是中國上古時期的圖騰,但是因為歷史的悠久而失傳了,相信隨著考古發(fā)現更多這樣的神獸,我們也許能夠揭開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