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1975年毛主席圈閱正軍職任免方案,看到張力雄后:讓他去江西軍區(qū)

1975年的一天,正在中南海辦公的毛主席,在圈閱正軍職任免方案時,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他就是張力雄。
隨后,主席向身邊的工作人員詢問,組織上是如何安排張力雄工作的,工作人員隨口回答,尚未有任何安排,主席馬上下令,將其調到江西軍區(qū)。

那么,張力雄是何許人?為何值得主席如此重視?最終被安排了什么職位?
張力雄和毛主席的初次見面
張力雄生于1913年,福建上杭人,自幼其家境貧寒,遭遇了諸多不公,便立志要推翻舊社會,改變窮人的命運,1932年,我紅軍隊伍在上杭征兵,張力雄得知后,成了第一個參軍的戰(zhàn)士。
參加紅軍不久,張力雄就以積極分子的身份到江西瑞金的紅軍學校學習,苦孩子出身張將軍,十分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他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鉆研,在此期間學習了大量的政治軍事知識和文化知識。
1932年10月,完成進修后的張力雄將軍,被組織上分配到紅34師,不久就在第100團,擔任了1營的機槍連指導員,其后便隨部隊進入江西境內作戰(zhàn)。
1934年1月,張力雄在閩西北前線作戰(zhàn)不久,就接到上級的通知,準許他以基層軍官的身份到瑞金參加全國政治工作會議,也就是在這里,他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

當時參加會議的有好幾百人,要見毛主席談何容易,為了見到主席,張力雄提前幾分鐘出場,在會場外等待領導們的出場。
主席離開會場后,看到一個陌生的戰(zhàn)士向自己行軍禮,立刻詢問張力雄的情況,得知他是福建上杭縣才溪鄉(xiāng)人后,主席十分高興,因為在早年間,主席曾在這里做過調查,才溪鄉(xiāng)也是有名的模范鄉(xiāng),當時主席就鼓勵張力雄爭取做模范,不久,他就被提拔為紅34師100團的政委。
張力雄的戎馬生涯
1934年,第5次反圍剿失敗,張力雄隨軍開始長征,他所在的部隊正是擔任斷后的職責,因此傷亡也是最大的。
長征勝利后,紅34師贏得了“鐵流后衛(wèi)”的榮譽,付出的代價則是,除張力雄等寥寥數(shù)人外,整個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由于長征初期的錯誤指揮,紅34師三過草地,很多戰(zhàn)士病死,餓死在這茫茫草原,為了讓戰(zhàn)友們支撐下去,張力雄將自己最心愛的皮帶貢獻出來,讓幾個戰(zhàn)士填飽了肚子,最終走出了草地。
1936年,為打開通往蘇聯(lián)的援助通道,張力雄參加了西路軍,可惜此戰(zhàn),西路軍數(shù)萬人全軍覆沒,張力雄所在的紅五軍團三千余名官兵幾乎傷亡殆盡,張力雄受傷昏迷被老鄉(xiāng)所救,幾經(jīng)輾轉才回到延安。
其后便是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張將軍在延安在完成進修后,便去太岳獨立大隊擔任政委。
1943年,張力雄和擔任第五分區(qū)司令的皮定均將軍聯(lián)手創(chuàng)建太行軍區(qū)第七分區(qū),此后二人合作默契,一年內與敵人激戰(zhàn)300余場,并打出過智取林縣縣城等經(jīng)典戰(zhàn)役。

其后的解放戰(zhàn)爭中,皮定均擔任第一旅旅長,張力雄擔任第三旅政委,此后,皮定均率領七千余人,橫跨豫鄂皖,擊敗敵人數(shù)萬大軍從中原突圍,毛主席事后稱贊“皮有功、少晉中”。
也因為此戰(zhàn),皮定均在大授銜時成為了開國中將,而和他同級別的張力雄卻只得了個大校軍銜。
張力雄對此并未有絲毫怨言,對他來說能夠看到革命勝利已經(jīng)足夠了,根本不在意職位高低,其后,他被派去了成都軍區(qū),任13軍政委,并在1961年升為少將,調往云南軍區(qū)任職,后受特殊時期影響,被免去了職務。
1973年,張力雄被調到了北京,卻因各種原因沒有安排職務,直到1975年毛主席圈閱正軍職任免方案時,看到了他的名字,于是欽定將其調到江西軍區(qū),任軍區(qū)政委。
其后,張將軍又擔任省軍區(qū)黨委書記和江西省委常委等職務,在軍隊建設和戰(zhàn)備訓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最值得欣喜的是,如今老將軍已經(jīng)110高齡,仍然健在。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