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威爾船長并不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人物,而是雨果所寫的作品《諾曼底號遇難記》當中虛構(gòu)的人物。雨果的這部作品主要以危難來臨之際,哈威爾船長是如何沉著冷靜的安排應對措施以及無私奉獻救助他人的過程為主題。整部作品以歌頌哈威爾船長的善良與恪盡職守的精神為主旋律。但是現(xiàn)實中的諾曼底號沉沒時,卻沒有這樣一名船長站出來主持大局。
諾曼底號沉沒的事件是真實的,但是哈威爾船長并不存在。在小說當中,1870年3月17日,諾曼底號與另一艘輪船相撞,這使得客輪即將沉沒,并且沉沒的速度非常快。當危難發(fā)生之際,當時的諾曼底號船長哈威爾能夠動用權(quán)力逃脫的情況下,卻堅持不離開,將生的機會給了他人,并且冷靜的主持大局,指揮救援隊拯救其他人。
由此可見,哈威爾船長具有非常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并且不懼犧牲,在自己的職責面前絲毫不退步,甚至無懼死亡,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是值得人們永遠歌頌和銘記的。因此,雨果在這部小說中塑造的人物在許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即便船長是整個船上極為權(quán)威的存在,他也沒有動用權(quán)力讓自己先離開。即便是在身邊的許多人都強烈要求他離開的情況下,哈威爾船長仍然堅持留在船上,守護著整個船的乘客,與諾曼底號站在一起,并且同生同死。由此可見,哈威爾船長是十分偉大的英雄。他雖然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其所留下的責任感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雨果的這部小說將哈威爾船長的形象塑造得極為豐滿,同時也刻畫出了一個大無畏的英雄形象。哈威爾船長在死后成為了守護海洋的一大靈魂,除了在船上有英勇表現(xiàn)之外,哈威爾船長在日常生活中也一直用責任感來標榜自己。他不僅忠于職守,并且始終不忘初心,銘記著自己所要完成的各項職責。寬仁待下,對人友好,即便他最后犧牲了,但卻仍然活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