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四大公爵分別是薩克森公爵、法蘭克尼亞公爵、巴伐利亞公爵和土瓦本公爵。由于這幾個公爵的名氣并不大,并且所謂公爵只是虛職。因此,歷史上并沒有關于這幾個公爵的詳細記錄,在這里也不詳細展開了。設置四大公爵的時間是十世紀初,那時的德意志吸收了日耳曼勢力,為了安撫日耳曼人的情緒,給這些部落的首領賜名為公爵,在部落待著。
眾所周知,過去的德意志領土廣闊,疆域遼闊,并且國內容納了幾大勢力,例如國內就有德意志四大公國。公元843年,凡爾登條約的簽訂使得德國的前身,也就是東法蘭克王國就此誕生。但是德意志的統一是十分艱難的,同期的英國和法國隨著國王權力的無限擴大,國家自上而下開始建成,國內的分裂勢力得以平定,國家最終走向了統一。
然而德意志卻并非如此,東法蘭克王國的王權越來越弱,已經無法克制內部分裂的現象。到了中世紀,尤其是中世紀后期的德意志,完全是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諸侯割據一方進行統治,德意志遲遲無法完成統一。到了十世紀,德意志終于有了建國的雛形,并且在國內接納了日耳曼勢力。
二、公爵勢力被鎮(zhèn)壓
日耳曼人進入德意志境內之后,有掌握更大領土的野心。為了安撫日耳曼人的情緒,也為了讓他們乖乖的待在自己部落而不出來為禍人間,統治者于是賜給日耳曼四大領域的部落首領公爵的位置,讓他們享公爵的待遇和尊榮,實際上是賄賂他們?yōu)榈聡y治者所用,幫助德國重歸統一。
911年。東法蘭克王國也就是德意志前身的最后一屆國王去世,過去的法蘭克尼亞公爵于是在眾人的擁戴中做了國王。此番政權的移轉正式結束了過去加洛林王朝對德意志多年的占據,阻止德意志統一最大的因素得以消除,德意志開始了其統一的歷史。統一之后的德意志開始了薩克森王朝的歷史,為了防止公爵勢力的持續(xù)擴大,威脅到德意志的團結統一。統治者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削弱了公爵的權力,鎮(zhèn)壓了公爵的分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