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4年,在2020年我國再次啟動對三星堆遺址的挖掘,這次發(fā)掘三星堆遺址發(fā)現超120枚象牙以及大量的黃金制品,其中最引得世界震驚的是一張獨特的黃金面具,此前在遺址中出土了獨屬于西方的黃金權杖,現今又出土了黃金面具,實在是考古界的一次重大發(fā)現。
此次在三星堆遺址當中發(fā)現的黃金面具并不是完整的,而是半張面具,然而根據推測,這件黃金面具的完整重量應該超過500g,如果在三星堆中能夠發(fā)現完整的黃金面具,那么其將是國內所發(fā)現的同時期最大的黃金面具,也是國內發(fā)現的同時期最重的金器。
這件黃金面具寬度約23厘米,高度則是有28厘米,它不需要任何支撐就能夠獨自立起。黃金面具的出土更是為三星堆文化籠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因為由此前出土的青銅器可知,三星堆文化時期青銅器的冶煉技術已經十分發(fā)達,而黃金面具的出現顯示三星堆時期的金器制作工藝同樣十分成熟。
根據考古工作者的介紹,這件黃金面具是將金皮錘鍛成金箔后鋪在人像上,之后用軟質工具在金箔上錘拓出人像的輪廓,用工具將人像在金箔上蹭拭出來之后再將兩眼之間多余的金箔剔除,如此就制作出了這樣一件黃金面具,這份制作工藝繁復又精細,證明了三星堆文化的高度發(fā)達。
通過這個黃金面具,我們能夠看出當時非常興盛祭祀活動,刷新了我們對于歷史的認知。此外通過確定黃金面具的大概制作時間,能夠了解當時的經濟水平以及地域文化,還能夠了解當時人們的美學、禮儀等,有著重大的研究價值,這也是三星堆遺址發(fā)現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