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動物未解之謎 > 正文

瀕危的小型鳴禽:硫黃鹀

硫黃鹀屬于日本特有的小型鳴禽,冬天寒冷的時候會飛到中國福建等南方地區(qū)、或者是香港和臺灣,也會飛往菲律賓去。人類對森林大面積的破壞,他們都生存場所面積減少,使得造成了它們今天瀕臨滅絕的境地。因此通過對硫黃鹀的多方面了解,以便加強對它的保護變得十分的有必要。

一、硫黃鹀的身體形態(tài)

硫黃鹀的身體長度在14厘米到27厘米之間,身體重量在16克到27克之間。它的嘴巴短小,形狀是圓錐形,嘴巴質地堅硬尖銳。它的爪呈彎曲的形狀,后趾的長度比后爪的長。硫黃鹀的頭部連接眼睛一側及鳥喙之間的地區(qū)還有額基是黑色的,眼圈是白色的,眉部是淡黃色。

頭部和頸部后半部分是黃綠色,頭頂?shù)木G色比頭側的綠色鮮艷。它的軀部背面和兩翼表面是橄欖綠色,還覆蓋著黑色的寬條紋,腰部、尾部覆蓋的羽毛是淺灰色,羽毛的邊緣是板栗色,還有腹部顏色是淡黃色。硫黃鹀眼睛的虹膜是灰褐色,嘴巴是棕紅色,爪是肉色。

二、硫黃鹀的生活習性

硫黃鹀生活地帶的海拔較高,大約在海拔3000米左右,喜歡在闊葉林還有針闊葉混交林生活,山地旁邊的灌木叢,雜交林,籬笆、公園,農(nóng)田附近的樹林也會有它們活動的身影。硫黃鹀在中國比較少見,只有寒冷的冬天和初春才能在南方見到。

硫黃鹀生活習性與灰頭鹀有相似之處,通常情況下是單獨或者成對的在林中活動,不在繁殖期間時,也會組成三、五只一組的小群活動。繁殖期間的雄性硫黃鹀會一直不斷的歌唱,它的歌聲透亮、婉轉動聽,歌聲能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因此人類還會專門馴養(yǎng)硫黃鹀,讓它們在鳥籠中對月歌唱,歌聲受到人類喜愛。

硫黃鹀尋找食物時會飛到地面上,野生的植物種子、碩果、草子都是它們的食物資源,在繁殖期間也會吃各種各樣的昆蟲和幼蟲。硫黃鹀歌聲雖然動聽,但是因為它們?yōu)l臨滅絕,很難再聽到它們的歌聲,為了這美妙的歌聲,我們要好好保護硫黃鹀。

分享至:

動物未解之謎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