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姓是一個非常少見的中華姓氏,在百家姓中僅排名239位,不過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少數(shù)民族改姓,比如鮮卑族中的拓跋鄰六弟-伊婁氏。但主要的起源還是來子上古時唐堯氏,當時堯帝就正好在伊祁山出生,因此有部分子孫以伊為姓。
1. 源自唐堯
現(xiàn)在最著名的伊姓名人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伊能靜,接著就再也想不出其他的了,其實伊姓還算是一個非常稀少的中華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堯在位時期,據說當時因為堯帝的出生地就是一個叫做“伊祁山”的地方,后來他還被寄養(yǎng)在伊侯長孺家中,所以后來也就自然的形成了伊姓子孫,屬于典型的以地為姓。
2. 源自商朝伊尹
伊姓相對較近一些的始祖還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根據《元和姓纂》記載可知,商朝的開國功臣就叫做伊尹,他原本是姬姓,屬于夏禹的子孫,但是因為他后來定居在伊川,所以才以地為姓,改為了伊尹,最終他的子孫也就留在這,將家族發(fā)展成了現(xiàn)在陳留郡一族。
3. 源自官職名
伊姓中也有少數(shù)人口是源自西周時期的官職名,秋官府設置了一個專門掌管農政的官吏職位,叫做伊耆,其實和上古時期的神農氏有些相似,于是后來擔任這些官職的人的子孫也就自然以官為姓,形成了伊姓氏族的一脈。
4. 源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
伊姓雖然是妥妥的中華姓氏,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但是這一姓氏還是與趙姓起源和來歷一樣,都包含了不少的少數(shù)民族改姓人口,比如《魏書》記載的鮮卑族中的拓跋部就有一位叫做伊婁氏的貴族,當時因為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他的子孫就將伊婁氏改為了伊姓和婁姓,從而分化出了兩只氏族,逐漸融入到漢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