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蘇秦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zhàn)略思想,并最終組建合縱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聯(lián)盟解散后,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后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蘇秦重傷未死。
齊王派人捉拿兇手,沒抓到。蘇秦將死時,要求齊王以"幫助燕國在齊國從事反間活動"為名,將他車裂于市,并懸賞行刺之人以使賊人出現(xiàn)。齊王照計行事,誅殺了兇手。
嫪毐,戰(zhàn)國末期秦國人。他受相邦呂不韋之托為偽宦官入宮,與秦始皇之母太后趙姬私通,因而倍受寵信,被封為長信侯,并自稱是秦王的"繼父"。后來因事情敗露,發(fā)動叛亂失敗而被秦始皇處以極刑,車裂而死。
馬元義,東漢末年黃巾之亂的組織者之一,是黃巾大方首領(lǐng)。光和六年(183年),馬元義奉黃巾軍首領(lǐng)張角之命,籌劃起事的準備工作。馬元義聚集荊州、揚州信徒數(shù)萬人于鄴城,并收買中常侍封谞、徐奉等為內(nèi)應,準備于次年(甲子年)三月初五(甲子日)內(nèi)外同時起事。由于張角弟子濟南人唐周的告密,馬元義于于中平元年(184年)正月被捕,車裂于洛陽,同時被殺的還有教眾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