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kuí)姓,中國罕見姓氏之一,目前在百家姓中排367位。夔姓起源和來歷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堯帝和舜帝時期樂正夔,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二是出自羋姓,得姓始祖為熊摯,三是出自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詳細了解看看。
1、出自伊祁氏,以先祖名字為氏
夔姓最早出自伊祁氏,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堯舜時,有個叫夔的樂正,他充分發(fā)揮了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制定了樂律,成績非常突出,使得天下平安。在夔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夔氏,世代相傳至今。
Ps:古時舜帝為了用音樂作為輔助,使天下平安,于是讓夔當官,而夔也充分的發(fā)揮了他的能力,所以舜帝曾高興的說到:“有夔這樣的能人,一個也就足以辦成事了”。后來人就誤傳成這位樂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條腿。對此,魯國國君還曾向孔子求教,夔一足的事是否真實。
2、出自羋姓,得姓始祖為熊摯
另外,如今夔姓還有一部分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公族的后代,屬于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楚國國君熊繹的六世孫叫熊摯,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今湖北秭歸),建立了夔國。后來,楚國滅夔,后代子孫就以故國號為氏。
3、出自蒙古族,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有揆龍氏,屬于蒙古“黃金家族”世系,曾一度服屬于察哈爾蒙古部。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揆龍氏多冠漢姓為夔氏、龍氏,這也是夔姓起源和來歷之一。
夔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夔姓起源和來歷主要有以上三處,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代,得姓始祖為熊摯,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7位,位于越姓之后,隆姓之前。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越姓起源和來歷,以及隆姓起源和來歷。
在中國,夔姓是很罕見的姓氏,人口總數在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前三百位,所以在歷次統(tǒng)計公布中均因人口較少而沒有可以見到具體數據。今夔氏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鐘山地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克什克騰旗、臺灣省的花蓮縣等地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