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鮑姓起源和來歷:姒敬叔受封于鮑地而來(鮑叔牙的后代)

鮑姓主要來源有三個,一是源自姒姓,是夏禹的后裔鮑叔牙的子孫,鮑叔牙的父親姒敬叔被賞賜了一塊封地為鮑地,于是鮑叔牙便以邑為姓,傳承給了后代。二是源自伏羲氏,伏羲氏當時交會了人們烹飪,所以也被稱為庖犧氏,后裔有部分以諧音“鮑”為姓。三是源自羋姓,是春秋時楚國大夫申鮑胥的后裔。

鮑姓起源和來歷

1. 源自姒姓

姒姓鮑氏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齊國,當時大禹的后裔姒敬叔由于效力于齊國,所以被賜封于鮑地,他的兒子叔牙出生之后,便以邑為姓,將姒姓改為了鮑姓,稱為鮑叔牙,尊稱鮑子,他青年時期和管仲的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成為了享譽古今的友情典范,因此他的后裔也就以“鮑”為姓了。

2. 源自伏羲氏

根據(jù)《三皇本紀》中紀錄的可以得知,伏羲氏當時“養(yǎng)犧牲以庖廚”,也就是非常善于烹飪和飼養(yǎng)牲畜,最終使得人們擺脫了呲牙飲血的時代,所以人們也尊稱這一氏族為“庖犧氏”,而到了春秋時期,庖犧氏的后裔中有人因為“庖”和“包”諧音而改姓,而當時“包”和“鮑”是通假字,所以也就有部分后裔姓鮑了。

3. 源自羋姓

羋姓鮑氏主要是源自春秋時期的楚國大夫申鮑胥,他曾經(jīng)是楚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楚昭王大敗出逃之后,楚國就要被吳國滅亡之際,申鮑胥獨自一人前往秦國請兵,雖然秦哀公非常不愿意,但是申鮑胥連續(xù)七天的絕食痛哭還是感動了他,最終出兵拯救了楚國,楚昭王也得以復國,并且對申鮑胥進行了嘉獎,而他的后代就有部分以先祖的名為姓。

4. 源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

趙姓起源和來歷一樣,鮑姓族人中也有不少是少數(shù)民族改姓而來,其中包括了蒙古族、滿族、鮮卑族以及佤族、景頗族等,比如滿族中的鮑佳氏就漢化改姓為鮑姓,當然還有皇帝賜姓的,比如景頗族中的金別氏就在漢朝改土歸流的運動中被賜姓鮑氏。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