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太倉。太倉被譽為天然糧倉,由于元朝京杭大運河漕運并不安全,運送糧食的風險較大,太倉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港口條件,這里非常適合大型的海船出海,借此太倉成為運糧的強有力支撐,是鄭和下西洋每每起錨之地。
一、太倉近京城
太倉是距離南京最近的港灣,它對漕運和外貿運輸有非常重要。太倉靠近長江口,能銜接周圍江海因此江水很深,海面疆域遼闊,大船通過時運輸穩(wěn)定,碼頭還有貿易條件,確保了運輸糧食的順利展開。之所以選擇太倉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距離京城近,方便和朝廷的運輸人員及時聯(lián)系,以此保證糧食的運輸安全。因此從1405年,太倉就被譽為天下第一碼頭,一天就可以到達南京,在鄭和的率領下開啟了28年的遠航之旅。
二、太倉有富地
太倉作為典型的魚米之鄉(xiāng)從來不缺糧食,不僅糧食充足商品也琳瑯滿目,能夠較大程度的滿足船員的生活需求。當時運送船上工作人員2萬多名,大大小小的船加起來有200多艘,對任何一直船隊,物資需求變成很大的阻礙,在太倉能夠及時買到所需用品為給工人,裝卸工作、勞務犒賞,日;顒,這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做背景是不可運作的。工人的一日三餐在太倉能夠解決,民心穩(wěn)定,船只的運送也得到了保障。
三、太倉有人才
位于東南沿海的太倉可謂人才濟濟,東南沿海盛產人才,鄭和團隊里不少精英都來自于太倉,比如著名的航海家費信,跟隨鄭和多年,是鄭和的左膀右臂。太倉集合了大批優(yōu)秀水手,可供鄭和挑選和培養(yǎng),因此每次下西洋他都會在太倉挑選一些能夠勝任的航海人員。大規(guī)模的海運需要大量杰出的航海能手,擁有優(yōu)秀的水軍能夠確保糧食運輸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