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因高溫、干旱等原因,位于江西省的鄱陽湖“瘦成一道閃電”,早早進入枯水期。由于水位持續(xù)走低,大片湖床裸露,變成草原。受此影響,神秘的千年石島落星墩也重現(xiàn)天日,提前露出真容,吸引來大量游客,成為新的網(wǎng)紅打卡地。這座小島究竟有何魅力?它的背后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萬里長江一酒杯
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就像一塊美麗的綠寶石鑲嵌在江西大地上。它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國第二大湖。水位最高時,其水域面積超過4000平方千米,僅次于青海湖;但在枯水期,湖面可縮小至原來的十分之一,所以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說法。正因如此,“善變”的鄱陽湖才顯得特別重要,它具有強大的蓄洪能力,能有效調節(jié)長江中下游在汛期的水位,保障周邊2000多萬人免受洪水威脅,并由此造就了景色優(yōu)美的生態(tài)濕地,孕育了物產(chǎn)富饒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因此,鄱陽湖被譽為江西人民的“母親湖”。
鄱陽湖
鄱陽湖之美不僅在于廣闊的水域面積,還在于湖中零星分布的41座島嶼,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大島如山,小島似船,把波平如鏡的湖面點綴得更加迷人。奇怪的是,這些島嶼中,名氣最大的那座卻是面積最小的,它就是落星墩。落星墩也被稱為“落星石”,其長度僅為60米左右,寬約30米,高約15米。島上建有一座落星寺。千百年來,落星墩吸引來無數(shù)文人雅士登島觀景,吟詩作賦。
鄱陽湖處于豐水期時,落星墩隱入水中,僅剩“水中樓閣”
斗轉星移,轉眼千年,昔日的落星寺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取而代之的是后人重建的一座重檐六角亭、一座七級寶塔、一座三層閣樓和一塊刻著“落星墩”三個字的石牌坊。盡管鄱陽湖水漲漲落落,落星墩在浮浮沉沉中卻屹立不倒,即便是在鄱陽湖水位最高時被完全淹沒,僅剩“水中樓閣”,它也依然能在之后的幾個月時間里恢復原貌,因此被人們調侃為“最牛水上釘子戶”。
落星為石有蹊蹺
關于落星墩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故事。據(jù)說在很久以前,一顆流星劃破天際,墜入鄱陽湖,留下的隕石成為一座小島,并因此得名落星墩。這個故事被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記錄在《水經(jīng)注》一書中:“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分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因以名焉。”
或許是落星墩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也可能是傳說故事影響深遠,使得這座小島充滿了神秘感,引人遐想。北宋文人蔣之奇在詩中寫道:“今日湖中石,當年天上星。”南宋詩人戴復古則更富想象力,他寫道:“吾聞此石三千年,復化為星上天去。”更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鄱陽湖周邊還有很多名字中帶有“星”字的地方:在落星墩西南方向約2.6千米處的湖畔,有一座小山名叫流星山;鄱陽湖西北的彭蠡灣又名落星灣;廬山南麓在五代時期建有星子鎮(zhèn),后來發(fā)展為星子縣,即現(xiàn)在的廬山市……瞧瞧這些地名,都與星有關,莫非真的曾經(jīng)有隕石墜落于此嗎?
在研究鄱陽湖的成因時,有人曾提出過這樣一種假說:墜落的隕石在地面上砸出一個大坑,然后匯水成湖。提出此假說的人還將其觀點與傳說中鄱陽湖出現(xiàn)的種種神秘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比如,鄱陽湖老爺廟的水下“魔鬼三角地帶”常常造成沉船事件,可能是由于該湖區(qū)具有強烈的磁場所致。不過,這種假說并未得到科學家的認同。
水落石出現(xiàn)真身
在雨水豐沛的季節(jié),鄱陽湖水位持續(xù)上漲,碧波萬頃,落星墩大部分隱入水中,水面上僅剩部分島上建筑,顯得更加撲朔迷離。當湖水退去之后,落星墩則暴露于湖灘之上,完整地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此時是探秘落星墩的最好時機。
“墩”字原意為“土堆”,后來被引申為一種堅實的基礎,諸如門墩、橋墩等皆為此意。落星墩長期浸泡于鄱陽湖中,顯然不可能是一座土堆。地質工作者調查發(fā)現(xiàn),落星墩的巖石成分比較復雜,并不是來自地外星球的隕石。它的巖石主要為沉積作用形成的紫紅色角礫巖,形成年代距今已有7000萬年。角礫巖是一種由粒徑大于2毫米的礫石經(jīng)膠結而成的粗粒碎屑巖,通常是從較近的距離搬運過來之后沉積而成;其中的礫石形狀各異,多半帶有棱角,具有較強的抗侵蝕能力。至于落星墩的形成原因,則與地質構造運動有關。在廬山隆起與鄱陽湖凹陷的過程中,原本地勢平坦的平原區(qū)逐漸演變?yōu)檎訚,并最終變成淺水湖泊。受到巖層斷裂和流水侵蝕等內外力作用的影響,鄱陽湖中形成了復雜的微地貌,其中就包括落星墩等諸多小島。這些島嶼大部分在高水位時成為湖中島嶼,在低水位時則會與湖岸連成一片。
涇縣落星潭
放眼全國,不難發(fā)現(xiàn),以“落星”命名的地方其實有很多,且基本上都與隕石墜落的傳說有關。比如,安徽宣城市涇縣西南有一座藍山,山下有一深潭,名曰“落星潭”,相傳在晉朝時有人見一星星落入潭中而得名;江蘇南京市東北方向的棲霞山南脈有個地方古稱“落星山”,三國時期吳國曾在此建了一座三層高樓,名曰“落星樓”,今已不存;在南京市西南還有一個地方,名為“落星岡”,也被稱為“落星山”,但今址不詳;在浙江溫嶺市也有一座“落星山”,其實那不過是海面上的一座小島;江蘇常州市人民公園里現(xiàn)存一塊巨石,相傳是墜落的隕石,旁邊建有一亭,名為“落星亭”。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落星村”,不勝枚舉;只不過,因年代久遠,傳說的真實性基本已無法考證。
真相總是讓人有些失望,雖然落星墩的身世并不像傳說中那么神奇,但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人們對它的眷戀。如今,落星墩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刂穆糜尉包c和文化標志,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