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銀河系中心發(fā)現大量細絲 長達數百光年 是外星飛船的航跡

銀河系中的天體并非均勻分布,靠近中心的地方恒星密度更高。以類比城市來看,太陽系位于偏遠的郊區(qū),而銀河系中心則是繁華的商業(yè)聚集區(qū)。因此,人們對這個區(qū)域特別感興趣,甚至猜測可能存在著高級文明的殖民地。由于存在隱匿帶,我們過去很難直接觀測銀河系中心。直到基于射電波的探測技術問世,我們才開始改變這一局面。近期,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心發(fā)現了近1000條神秘的細絲,它們等距排列,形如太空中的豎琴。

一、銀河系中心發(fā)現大量細絲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Farhad Yusef-Zadeh在射電波段上發(fā)現了銀河系中心的神秘細線。據估計,這些細線的長度可達150光年。它們通常聚集成群,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以近光速旋轉的電子在磁場中的作用有關。然而,細線的具體形成機制尚不確定。

南非射電天文臺經過三年多的測量后,發(fā)布了一組銀河系中心的照片。圖像中再次出現了神秘的細線,并與之前的研究進行了比對?茖W家發(fā)現,這些細線的數量似乎在增加,現在的細線是之前數量的十倍,它們排列有序,有些彎曲成弧形,有些縱橫交錯,還有些像等距排列的琴弦。

研究發(fā)現,這些細線的排列和方向并非隨機。它們一端延伸至深空,而另一端與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相連,形成垂直于銀道面的外流物質。其中的一些橫向細線實際上并不相連,而是由許多點和線段組成的虛線,類似于莫爾斯電碼。

盡管這次發(fā)現的細線與之前的細線似乎屬于同一種物質,但研究人員并不這么認為。之前發(fā)現的細線長度可達數百光年,它們的端點并非指向黑洞,經常成對出現,而且內部充滿著高速粒子。與此不同,這次發(fā)現的細線長度較短,一般在5-10光年之間,并產生熱輻射,表明細線內部可能存在著溫度較高的分子氣體。

二、這些細線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有人猜測,這可能是高級文明的宇宙飛船留下的航跡。當某些物體在充滿星際塵埃的太空中高速穿越時,會擾動該區(qū)域的星際介質,形成這種細線狀的結構。宇宙飛船成為一個很好的猜測對象,它們排列成陣,從銀河系中心高速穿越而過,留下了這些細線。

在過去的研究中,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宇宙飛船留下的航跡的假設,但這只是一種猜測,并沒有被證實。其他的理論包括電磁場效應、星際物質的流動和交互作用等。然而,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這些理論。

銀河系中心周圍的研究非常困難,因為存在大量的星際塵埃和氣體,這使得我們難以直接觀測到那個區(qū)域。因此,對于銀河系中心細線的起源和性質,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觀測和研究來得出準確的結論。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